关于控制权溢价的会计处理初探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侯秦 钟阳 

机构地区:[1]开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四川成都610000

出  处:《现代商业》2021年第14期163-165,共3页Modern Business

摘  要:在经济学中有一个“理性经济人”的基本假设,即参与经济活动的交易双方都是理性的,其各自做出的决策都是理性的、合理的。那为什么收购方会支付高出市价这么多的对价来收购一个上市公司呢?这里存在两个原因,第一是在中国成为一个上市公司需要通过复杂的审批程序,会花费企业大量的精力和金钱,这就是所谓的“壳资源”,当然这个“壳资源”的价值已经在股价中体现出来了。另一个是一旦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包括非上市公司),就会在公司中行使比其他股东更大的权利,比如设计董事会人数、决定公司的生产经营等,这一部分权利就会表现为溢价,我们称之为“控股权溢价”。本文对这部“控股权溢价”的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进行了浅析。

关 键 词:控股权溢价 核算方式 商誉 合并报表 

分 类 号:F275[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