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鱼胚胎急性毒性和小鼠急性经口毒性测试方法的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林莉 徐世三 钟怡洲 边紫薇 陈国辉 黄葆茵 张焕 黄振烈[1] 陈雪平 

机构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广州510515 [2]水中银(国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香港特别行政区999077

出  处:《毒理学杂志》2021年第2期163-167,共5页Journal of Toxicology

基  金: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专项(2018YFC1602103);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912121024,S202012121157);南方医科大学2019年度科研启蒙计划;香港创新及科技基金博士专才库项目(PsH/009/19 and PsH/008/19)。

摘  要:传统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方法主要采用大鼠、小鼠和兔子等作为受试实验动物来进行体内实验,获取相关毒理学毒性数据。然而,啮齿类动物毒性检测的周期长、花费高,且随着动物实验3R原则的推广,逐渐限制了现代生物医药和食品行业中大规模使用动物试验来进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虽然高通量检测技术已在体外实验(如细胞系)中得以实现,但是体外实验获得的信息量仍然非常有限,甚至无法准确预测药物对人体的实际影响,尤其是体内毒性作用。

关 键 词:斑马鱼胚胎 急性毒性 保健食品 半数致死浓度 半数致死剂量 

分 类 号:R99[医药卫生—毒理学] R114[医药卫生—药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