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视域下古筝艺术作品文化解读  被引量:3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Guzheng 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textuali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沙路 孙文妍[2] Liu Shalu;Sun Wenyan

机构地区:[1]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艺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2]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上海200031

出  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1年第2期75-81,共7页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Music & Performance

基  金:2019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互文性’视域下古筝经典作品理解的‘史学-文学-美学’向度研究”(项目编号:2019SJA2137)的研究成果。

摘  要:互文性是源自西方文艺理论学术领域的重要概念,以互文性理论、方法研究不同属性文本文献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关联关系,有助于我们拓展学术视野,对文本对象形成更为深入全面的文化解读,从而提升对既有文本文献的理解、认知层次。以互文性理论研究中国古筝曲谱文本,突破既有学术屏障,借以克服、规避既往筝乐本土研究的思维局限。针对古筝符谱文本所涉题材元素的互文探析,拟以历史文本、文学文本、美学文本的交互关系,尝试开展对并行维度的筝乐文本的深度理解和诠释,使古筝乐器本体及其筝乐作品回归恰当的社会文化语境,帮助演奏者和欣赏者大幅提升筝曲二度创作和多维诠释的审美能力,为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关 键 词:互文性 筝乐作品 历史文本 文学文本 音乐文本 互文解读 

分 类 号:J632.32[艺术—音乐] J60-05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