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谭玉龙[1] Tan Yulong
出 处:《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1年第2期143-148,共6页Journal of Nanjing Arts Institute:Music & Performanc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华美学与艺术精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16ZD02);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中华美育精神’融入高校美育课程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CQGJ19B28)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中华舞蹈美学精神是对两千多年来的丰富多彩的中华舞蹈美学思想的宏观性概括与提炼,是中华舞蹈美学思想的内核。一方面,古人认为“情”是舞蹈发生之基元,是其创作的内在动力,舞蹈是内心情感的表达与外化;另一方面,古人强调舞蹈应具有道德内容,展现道德精神,发挥道德教化的作用。此外,兼具工夫与境界的“醉”受到古人的重视,“醉”让人情感充沛、精神振奋,助人冲破技法、程式等束缚,从而进入自由的舞蹈创作状态,实现超越主客两分的“天人合一”之境,即自由的审美境界。这是中华舞蹈美学彰显出的尚情精神、崇德精神和超越精神,至今仍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14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