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田辰山[1,2] 赵延风 TIAN Chen-shan;ZHAO Yan-feng
机构地区:[1]夏威夷大学 [2]北京外国语大学东西方关系中心 [3]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出 处:《文化软实力》2021年第2期45-54,共10页Cultural Soft Power
基 金:济宁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项目“从孔夫子到马克思:儒学与马克思主义内在精神的契合性分析”(20JSGXCIK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融通是时代大课题,深入研究二者交会渊源、内在联系,才能厘清中国当代主流思想形成的核心与脉络,从而为建立起一套完整自洽的中国道路叙事理论体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首先以比较中西阐释哲学中的“比较文化语义环境”阐释方法论,分析出中西主流文化核心基因差异在于“一多不分”与“一多二元”的不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西各自文化语义环境当中呈现出的基因样态,从而揭示二者在世界观、认知论、思维观、社会观、人生价值观等内在精神方面的契合点,进而说明二者得以历史交汇的缘由,并分析了被误读为对立的若干观点,进一步阐明二者的确存在内在精神的契合性,而且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对接”和融通已经是完成之现实,并已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成果所证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7.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