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类书的编撰看唐宋书学观念之流变——以《初学记》和《太平御览》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乾坤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

出  处:《书法教育》2020年第6期78-82,共5页

摘  要:唐、宋书学观念的差异,历代书论家多有论及,明清两代如项穆、董其昌、冯班、梁嗽等人对此都有论述。明代董其昌总结晋、唐、宋书法不同的审美旨趣时说“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1]。清初冯班在宋明理学的影响下,将“韵”改为“理”,“晋人尽理,唐人尽法,宋人多用新意”[2]。其后梁嶒更精简为“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3]。诸家评说虽有不同,但对唐、宋两朝书法旨趣的总体评价基本一致,即“法”与“意”的分歧。但这些只是模糊的经验判断,究竟唐人、宋人总体上在书写时秉持怎样的理念,需要更为细致的分析。

关 键 词:书学观念 董其昌 《太平御览》 《初学记》 项穆 取韵 书论 冯班 

分 类 号:J292.1[艺术—美术] K242[历史地理—历史学] K244[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