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乾坤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
出 处:《书法教育》2020年第6期78-82,共5页
摘 要:唐、宋书学观念的差异,历代书论家多有论及,明清两代如项穆、董其昌、冯班、梁嗽等人对此都有论述。明代董其昌总结晋、唐、宋书法不同的审美旨趣时说“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1]。清初冯班在宋明理学的影响下,将“韵”改为“理”,“晋人尽理,唐人尽法,宋人多用新意”[2]。其后梁嶒更精简为“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3]。诸家评说虽有不同,但对唐、宋两朝书法旨趣的总体评价基本一致,即“法”与“意”的分歧。但这些只是模糊的经验判断,究竟唐人、宋人总体上在书写时秉持怎样的理念,需要更为细致的分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0.9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