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阎美萍 Yan Meiping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21年第3期120-127,共8页New Perspectives on World Literature
摘 要: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始终是俄罗斯作家维克多·佩列文创作中的话题,本文以其作品《IPhuck10》为分析文本,探讨作家在其中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所产生的相关人文问题的思考,以文本分析和数字人文研究法论述作家的创作立场:首先,AI具有块茎本质的后现代主义立场,是一种虚拟现实,同时警示人类存在大数据陷阱和算法产生的伦理问题;其次,AI自我意识的发展有可能引发人工智能与自然智能之间的对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6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