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金花 Li Jinhua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 处:《文学评论》2021年第3期48-55,共8页Literary Review
基 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创新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1919-1949)”(项目编号ZBH201920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1919年到1925年间,中国作家开始探索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道路。虽然这一阶段中国既没有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艺论述,也少有苏俄、日本等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论",但作家还是在苏俄、日本的无产阶级运动的文艺经验中提炼出保护"文化遗产"、发展"民众艺术"、倡导"无产阶级文化"、宣传"主义"/"革命"、争论"文艺自由"等理论问题。作家没有原封不动地将这些问题移植到中国,而是立足中国文艺现实、结合经典马克思主义,赋予这些问题"中国性"。从苏俄、日本等的无产阶级运动文艺经验"中国化"开始,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生了;在"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中国性"产生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19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