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福建福州350122 [2]福建省2011中医健康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福州350122
出 处:《福建中医药》2021年第6期27-28,共2页Fuji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170528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763882);福建省2011中医健康管理协同创新项目(JG2017016-协同);第二届福建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
摘 要:“症状性病名”是解决疾病谱不断变化发展中病名诊断的有效方法。本文阐述了“症状性病名”的概念与内涵,从“脏腑”“年龄”“气血津液、肢体经络”等三个方面初步阐述了“症状性病名”的分类方法,同时指出“症状性病名”的不足之处在于“可能造成诊断歧化”“可能掩饰疾病本质”“不符合现代疾病认知”。研究认为“症状性病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科学性和优势性,主要原因是“症状性病名”符合医学发展的需要和整体观念,名实相符,利于临床,也利于把握疾病本质和直观疗效评价,有效弥补单纯西医辨病的不足。建议在临床中合理使用“症状性病名”,可以有效解决临床新发疾病病名诊断的难点。
分 类 号:R228[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