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傅光明 Fu Guangming
机构地区:[1]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 处:《当代文坛》2021年第4期19-31,共13页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莎士比亚戏剧本源系统整理与传承比较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9ZDA294。
摘 要:莎士比亚凭借绝顶聪明的编剧大脑,从一系列"原型故事"中采集"温莎"故事,又在福斯塔夫同时追求两位夫人这条戏剧主线之外,凭一连串副线故事及剧中人物耍贫斗嘴的语言游戏,在结构上撑起这部"欢乐"喜剧。然而英语非母语的中文读者,难以领略莎士比亚驾轻就熟的语言游戏以及由此激活出来的闹剧的活泼性。只有通过相应的翻译策略及译本注释,才能咂摸出其中极富表演性的"原味儿莎"。因为无论是朱译本(方改本)还是梁译本,最初均出于考虑翻译中语言或文化的不可译性,把这个层面屏蔽掉了。这使朱、梁两个译本的读者,长期以来未能从这样的戏剧化角度,品赏到该剧异常鲜活有趣的一面。朱译本在几乎所有这些地方,都做了洁化处理或过度修饰。时至今日,阅读无注释的莎剧译本,恐难以领略"原味儿莎"意涵之丰富和意蕴之妙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18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