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性”:中国文艺理论建构的话语创新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梁玉水[1] 李志宏[2]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中心 [2]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1年第5期10-11,共2页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摘  要:中国文艺理论“话语”症候与话语型诉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失语症”成了中国知识界的一个学术热词,“文学失语症”“历史失语症”“文化失语症”“批评失语症”“理论失语症”作为隐喻和表征,体现出新时期中国社会的总体文化处境,失声的焦虑与发声的渴望,成了“世纪末的隆重话题”。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结构性“失语症”话语挑动了知识界的敏锐﹑敏感神经,启动了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文论、文化新话语型的探求与寻绎,推动着中国文艺理论话语的现代重建。

关 键 词:中国文艺理论 失语症 话语创新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知识界 新时期以来 中华性 文化处境 

分 类 号:R74[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