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廖炜
机构地区:[1]广西警察学院
出 处:《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年第23期109-109,共1页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Politics
基 金: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校行融合:监狱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传承与创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JGB417。
摘 要:推动法治中国建设,不仅需要建设完善的法律制度与规则,还需要从公民法治意识角度出发,使公民能够自觉践行法律所制定的公共规范,从而更好地参与公共生活。任何一个国家所制定的制度想要达到预期效果,都需要确保人民能够在心理和行为上进行配合。新时代法治中国建设有赖于法治主体,尤其是大学生的法治素养。但大学生法治素养不能依靠家庭或社会进行培育,必须通过高校的法治教育实践得以提升。为此,高校需要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积极开展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
关 键 词:法治中国建设 协同育人 法治素养 法治教育 法治主体 公民法治意识 大学生 自觉践行
分 类 号:G641[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