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主体

作品数:34被引量:3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芮海田陈金钊柯卫陈太彬张波更多>>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方论刊》《学习月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公安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大学生法治素养培育被引量:1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年第23期109-109,共1页廖炜 
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校行融合:监狱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传承与创新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0JGB417。
推动法治中国建设,不仅需要建设完善的法律制度与规则,还需要从公民法治意识角度出发,使公民能够自觉践行法律所制定的公共规范,从而更好地参与公共生活。任何一个国家所制定的制度想要达到预期效果,都需要确保人民能够在心理和行为上...
关键词:法治中国建设 协同育人 法治素养 法治教育 法治主体 公民法治意识 大学生 自觉践行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主体之维被引量:18
《法学论坛》2020年第3期19-28,共11页陈金钊 俞海涛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兴学科视野中的法律逻辑及其拓展研究》(18ZDA034)的部分成果。
国家治理主体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具有多元性、拟制性、平等性等特征。与集中统一的管理不一样,国家治理强调多元主体的共治格局。政党、国家、政府、社会组织、经济组织、公民等都是参与国家治理的主体。从法学的角度看,这些主...
关键词:国家治理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法治主体 法学思维 
传统整体主义价值观下的公民意识培育
《广西教育》2018年第39期46-48,84,共4页蒋尉 谭海英 
2015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广西社区居民法治素养培育研究”(15FFX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2015年广西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高校法律公选课框架内容研究与实践”(2015JGZ173)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论述中国传统整体主义价值观的历史发展及其现代转型,分析其对公民意识形成的影响及原因,提出在培育公民意识中培育的现实起点是消除有悖法治精神的阻碍因素,培育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道德价值观与法律价值观有机融合...
关键词:整体主义 公民意识 法治主体法 治精神 民主法治 培育 
激活道德法治意识,凸显道德法治主体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年第12期14-15,共2页赵晓虹 
2017年秋季,我省中小学开始使用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为了使全省教师把握新教材课程理念,山西省组织全省教师进行了教材网络培训,作为一年级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我认识到新版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更新了我们对儿童教育的认识,引...
关键词:法治意识 法治观念 教育素材 
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要求落到实处
《基层政治工作研究》2017年第9期29-30,共2页宫庆辉 于永健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既是治军方式的深刻变革。也是涉及部队建设全局的系统工程,最根本的是抓住基点、扭住关键。基点就是培塑法治理念、依靠法治主体,关键就是坚...
关键词:依法治军 从严治军 治军方式 系统工程 部队建设 法治理念 法治主体 基点 
思想政治教育在依法治国中的时代价值
《南方论刊》2017年第9期110-112,共3页扶庆松 
依法治国是当代中国的时代主题和基本治国方略。社会主体的法治信仰是依法治国的基本动力,思想政治教育对法治主体的生成和法治信仰的培育,为推进依法治国发挥思想先导和引领作用。但是,法治信仰的真正形成,仅仅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不...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依法治国 法治主体 法治信仰 
论法治中国的科学含义
《理论参考》2014年第12期23-27,共5页汪习根 
法治中国是指法治主体在法治信念与法治精神的导引下,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制约法治的客体,实现全体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通过提升中国在全球的法治竞争力实现国家发展的根本价值。
关键词:法治中国 科学含义 法治精神 法治信念 法治主体 平等参与 平等发展 国家发展 
论法治主体的界限意识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67-72,共6页徐翠云 芮海田 
鉴于中国法治现代化过程中,缘起于人的欲望之界限意识重要性,梳理了古希腊时期知名哲人、政治家对界限意识的描述,并在刘进田教授界定界限意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当注意的四个问题:界限意识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界限意识,人与自然之间是...
关键词:古希腊 法治主体 欲望 界限意识 
法律信仰是影响法治成败的关键
《中国监狱学刊》2014年第3期136-136,共1页
汪习根在《中国法学》2014年第2期撰文《论法治中国的科学含义》提出,法治中国是法治主体在法治信念与法治精神的导引下,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制约法治的客体,实现全体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通过提升中国在全球的法治竞争...
关键词:法治中国 法律信仰 《中国法学》 法治主体 科学含义 法治精神 法治信念 平等参与 
法治精神与法治理念的运行实践
《公安研究》2013年第12期85-85,共1页
宋立军在《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第7期撰文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更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进程中必须解答的重大问题。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中必须树立合作协商的...
关键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法治实践 运行 社会科学 改革开放 法治主体 均衡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