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姚忠强[1] 王斐斐[1] 马建梅 曲凯 何婷[1]
机构地区:[1]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3201医院肿瘤内科,723000 [2]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710021
出 处:《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1年第5期610-613,共4页Modern Intervention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Gastroenterology
基 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7JM8039)。
摘 要:目的探讨接受阿帕替尼治疗的二线治疗失败的ⅢB期和Ⅳ期胃癌患者的免疫细胞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收治的42例使用阿帕替尼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通过细胞流式方法测量阿帕替尼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患者的NK细胞、Th细胞、Ts细胞、CD4^(+)CD25^(+)T细胞、CD4^(+)CD25^(+)127^low/- Treg细胞数量。采用RECST标准评价患者治疗1年内预后情况。使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免疫细胞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结果阿帕替尼组治疗1个月后,CD4^(+)CD25^(+)T细胞和CD4^(+)CD25^(+)CD127^low/- Treg细胞比例显著增加(P<0.05)。42例患者的中位PFS为4.25个月。治疗1个月后CD4^(+)CD25^(+)T细胞的变化情况是影响患者中位PFS的因素(RR=1.324,95%CI:1.063~1.649,P=0.012)。药物不良反应以皮肤和腹泻为主,患者均可耐受。结论阿帕替尼治疗1月后患者CD4^(+)CD25^(+)T上升明显,CD4^(+)CD25^(+)T的变化是判断阿帕替尼治疗二线治疗失败的ⅢB期和Ⅳ期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8.15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