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程[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出 处:《非遗传承研究》2021年第2期32-37,共6页Research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NO.15BG084);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7YJAZH103)。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大量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其存续需依附于相应的社群环境。非遗传承不只是保护好相关文化信息和物质载体,还应促进其有机融入现代社会。亟须通过需求挖掘和改善供给,在百姓生活中拓展非遗的生存空间,提升非遗对现代社会的适应性。活态保护方式有利于非遗重塑自身的生命力并有效回馈社会。加强生产性和应用性保护,精准迎合民众需要,发现非遗的利基市场和注重保护效果反馈等措施,都有利于改善非遗的供需现状,增强非遗在现代社会的生命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