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馨月 徐丽[2] 陈晓隆[1] ZHANG Xinyue;XU Li;CHEN Xiaolong
机构地区:[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眼科,沈阳110004 [2]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眼科,沈阳110031
出 处:《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第7期667-669,共3页Journ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摘 要: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眼科2008年9月至2018年9月就诊的23例(25眼)内源性眼内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常规取血或玻璃体、房水标本行微生物培养,患者均进行全身抗生素治疗并根据微生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一步调整用药。完善内科会诊明确原发病灶,及时行脓肿穿刺引流介入治疗,待体温稳定后行眼部手术治疗。既往病史有糖尿病(19例)、高血压(6例)、胆管癌(1例)、肝硬化(3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7例)。微生物培养结果显示,眼部分泌物及血液阳性23眼(22例),阴性2眼(1例)。检出微生物包括肺炎克雷伯菌(14眼)、金黄色葡萄球菌(2眼)、结核分枝杆菌(2眼)、烟曲霉菌(2眼)、肺炎链球菌(1眼)、地衣芽孢杆菌(1眼)、大肠杆菌(1眼)。原发病灶包括肝脓肿(14例)、肾脓肿(3例)、肺脓肿(4例)、脾脓肿(2例)。患者眼部手术治疗包括玻璃体腔注药(13眼)、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腔注药(11眼)、单纯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1眼)。治疗结果显示,无光感3眼,有光感6眼,眼前手动5眼,数指/眼前5 cm 4眼,数指/眼前30 cm 1眼,视力0.081眼,视力0.11眼,眼球内容物除去2眼,晶状体囊外摘除且视力仅存光感2眼。因此认为,内源性眼内炎原发病灶多为肝脓肿,致病菌多为肺炎克雷伯菌。全身应用抗生素及眼部注药联合玻璃体切除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极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