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小丑》中亚瑟形象的人格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易小斌[1] 蒋志敏 

机构地区:[1]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株洲412000

出  处:《东南传播》2021年第5期67-69,共3页Southeast Communication

摘  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从人本体来研究人格、精神状态等,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论中,意识所分为的三部分,即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他们之间的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电影《小丑》中刻画的自私、自利、暴力的人物群像以及构建具有众多社会矛盾的美国社会是当代美国现实社会的缩影。影片主人公亚瑟在这种病态的社会影响下,人格呈现出了阶段性的变化。潜意识与人格密切相关,亚瑟内在的小丑意识引诱着其本我的释放,引导着其自我的建构,最终致使其超我消亡。

关 键 词:小丑 叙事 人格 身份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