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雁西
机构地区:[1]贵州
出 处:《金山》2021年第6期104-109,共6页
摘 要:人们常将现代诗的叙事与意象写作对立而言。事实上,追求意象写作也同样离不开叙事的推进。只是这种推进,因意象浓稠,不易看出叙事而已。平时常说“靠意象推进”,其实是“靠意象叙事”的推进。哪怕是现代派的超现实手法,或者依靠凝重的智性,生成浓郁诗意的诗,意象间的关联、行文的推进依然是叙事手段。比如《石室之死亡》《前世》《泡沫简史》《镜中》等,均以浓稠的意象叙事推进行文。除了“意象叙事”之外,诗歌可以存在的另一种叙事。只能叫“诗性叙事”。顾名思义,不带诗性的叙事只能算作散文叙事,这样的叙事是不应该在诗中出现的。意象叙事与诗性叙事实质上是无根本区别的。其差异在于意象的浓稠与稀薄,诗性的强烈与淡弱之间的比较。本期刊出的诗作,基本上都是以“诗性叙事”为主要手段的作品。“诗坛四公子”之一,“爱情王子”雁西的诗,依然保持他诗性叙事兼容抒情的个性,节奏感与感染力依然如初。诗坛“七剑”之一的柔剑(张小平)的诗,与其笔名意蕴一致,冷静的叙事基调中,意象闪进自如,简洁明快,剑过无痕。潘志远的叙事接近散文诗的风格,跳跃与意象均属“稀薄”“淡弱”之列。与其相似的还有王静、张建祥、黄晓平、熊加平、吴海龙、张红旭等等,他们在诗中追求的,仿佛不是多么强烈的诗性,而是要表达一种真实,实现一种快感。生活的、情感的、经验的,表白、发泄、吐露一下即可。在当下的诗坛,在碎片化的现实生活里,能够带有思考、带有凝视、带有冥想的诗句,真的是一种奢侈品,它们将越来越越罕见。相反,淡化了的、细小的、甚至是微弱的诗意的诗,目前正有大行其道之势,至少人们已经或者正在接受它,这是一种现实,一种事实。选这样风格的作品,在一期里集中发表,目的是给读者提供一些思考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