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新苗[1] Wu Xinmiao
出 处:《文化遗产》2021年第4期66-74,共9页Cultural Heritage
基 金:北京市社科基地重点项目“历史的镜像:民国报刊中的戏曲评论与批评”(项目编号:16JDYTA01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1917年《顺天时报》菊选总票数达一百万余张,评选出"剧界大王"梅兰芳、"坤伶第一"刘喜奎和"童伶第一"尚小云,成为民国初年轰动一时且影响深远的戏曲文化事件。布尔迪厄文化场域理论认为"场域"是各种资本斗争的权力场,该次菊选充分体现出民国戏曲的场域性特征。副刊主编辻听花是菊选的操盘手,他通过制造话题、营造气氛等各种策略,吸引大众对菊选的关注,更让伶人及其支持者投入激烈的竞争中,从而赋予菊选更大的影响力。捧角者通过购买选票,与媒体合谋打造超级明星,为谁买票、何时买票体现出捧角家的心机和算计。专业剧评家认为是商业资本和文化资本决定了菊选结果,因此进行抵制和批评,想夺回专业人士关于戏曲艺术的话语权。事实上,菊选也体现了"艺术之维",媒体、捧角家打造超级明星时,伶人的艺术造诣和观众口碑仍然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与此同时,他们对社会审美变迁以及艺术随着时代发展嬗变的趋势有着更为敏锐的感受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16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