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华绒螯蟹育繁推产业一体化发展和营养品质调控研究(上)  被引量:1

Study on integrated development for rearing,propagation and extension of river crab industry in China and study on regulation and control of nutritional quality(Continued).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成永旭[1] 吴旭干[1] 杨筱珍[1] 杨志刚[1] 孙云飞 Cheng Yongxu

机构地区:[1]上海海洋大学,上海201306

出  处:《科学养鱼》2021年第6期24-25,共2页Scientific Fish Farming

摘  要:一、我国中华绒螯蟹养殖概况和发展趋势我国中华绒螯蟹(以下统称为河蟹)养殖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由于江河建闸,阻断了河蟹天然蟹苗(大眼幼体)洄游通道,河蟹年产量急剧下降,只有数千吨。之后通过长江口蟹苗汛期规律研究,在长江口捕捞蟹苗,运回内陆湖泊进行放流增殖,取得了极高的经济效益,回捕率在3%~5%,投入与产出比在1∶30左右。由此,中国的河蟹业进入以采运天然蟹苗进行人工放流为主的增殖期(1950-1985年)。这一时期的河蟹产业的特点可归纳为:充分开发利用了长江口蟹苗资源,湖泊人工放流取得显著效益;蟹苗资源迅速下降,促使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并取得突破,为河蟹养殖业发展打下了科学基础。

关 键 词:产业一体化 人工放流 中华绒螯蟹 人工育苗技术 回捕率 大眼幼体 内陆湖泊 洄游通道 

分 类 号:S966.16[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