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莎莎 CHEN Shasha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出 处:《扬子江文学评论》2021年第4期107-112,共6页Yangtze Jiang Literary Review
摘 要:一反讽,源自希腊文“eironia”,是西方文论最古老的概念之一。近世以来,经过德国浪漫主义文论的阐发、英美新批评派的升华演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再造,不断地演变发展,反讽的涵义从古典的修辞格层面演进到诗学层面,后提升至哲学层面。反讽是一个不断拓展、衍殖的概念,反讽理论和反讽概念的发展脉络主要是修辞意识在人文社科领域的渗透过程,反讽辞格随着修辞观的改变而变换着内涵,同时也顺应修辞学研究范围的扩容而增广适用范围:从古希腊罗马时代古典修辞反讽到德国浪漫派奉为文学创作规则的浪漫反讽,发展到欧美新批评派将反讽作为诗歌创作的基础,再到以认识论为哲学基础,推崇理性的“形而上学”现代主义反讽,修辞观的演变推动了反讽的发展,从文字词句到文本指涉再发展到整个交流领域、认知领域。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10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