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依桐 李越 杨宁[1] 薛言学[2] 李正迁[1] 郭向阳[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100191 [2]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
出 处:《临床麻醉学杂志》2021年第6期651-653,共3页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73726,81971012,81901095);北京大学“临床医学+X”青年专项(PKU2020LCXQ016);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临床重点项目(BYSYZD2019027)。
摘 要:线粒体外膜和内质网膜之间存在某种高度重叠的特殊物理连接,是二者发生相互作用的亚细胞结构,被称为线粒体-内质网偶联结构(mitochondria associated end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s,MAMs)。MAMs在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细胞自噬、线粒体动态变化及流动性和炎症反应等生命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1]。组成MAMs的蛋白主要包括膜结构分子和伴侣分子两类。其中,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2,Mfn2)、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线粒体移动相关蛋白等参与线粒体形态的动态调节[2]。线粒体可通过融合与分裂完成能量传递以及损伤线粒体的清除[3],此外,线粒体沿微管的顺向和逆向转运作为线粒体形态调节的先导,调节机体对能量需求的应答[4]。线粒体形态动力学调节能够维持神经元生理功能的稳态,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关系密切[5-6]。本文主要对MAMs调控的线粒体形态动力学异常在认知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综述。
关 键 词:线粒体融合蛋白2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亚细胞结构 细胞自噬 内质网应激 能量需求 氧化应激 线粒体形态
分 类 号:R741.02[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20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