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观玉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出 处:《新闻研究导刊》2021年第12期130-132,共3页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摘 要:在群体对立愈发严重的互联网话语场,“性别对立”始终是其中态度尖锐、情绪激烈、影响广泛的重要议题。互联网“性别对立”境况的形成有其复杂的成因,本文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杨笠事件”及“丁真事件”,根据拟态环境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平台媒介、受众心理的角度分析“性别对立”背后的“群体极化”形成的原因,并探讨“性别对立”的特殊性,同时深入分析这一具有较大影响的互联网现象背后潜藏的危机隐患,并针对该问题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解决建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