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看多模态视听设计与呈现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邹丽玲[1] 杨洪妍 金成珠[1] 

机构地区:[1]北京工业大学

出  处:《声屏世界》2021年第10期59-61,共3页

基  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一般项目“基于OBE理念的对话型信息化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SM202010005013)。

摘  要:纪录片可通过语言模态及非语言模态(背景画面、声音、发言人的神态、动作等)进行意义构建。在对纪录片开展话语分析和传播效果研究时,应该在考察语言信息内容传达的同时,挖掘其他符号系统所附带的多模态信息,最终通过媒介传递给观众。文章通过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以Kress&Van Leeuven的视觉语法为框架对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进行分析,探讨多模态之间的融合以及多模态符号系统在构建意义中的整体作用。

关 键 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多模态 视听设计 

分 类 号:J952[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