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杜晓勤[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 处:《唐代文学研究》2012年第1期467-488,共22页Tang Dynasty Literature Stud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诗歌声律数据库的建立及中近古时期诗歌律化过程研究”(项目批准号:04BZW022);2009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编号:NCET-10-0173)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与盛唐人较少仿作齐梁体诗相比,中晚唐之际的诗人对齐梁体诗更为热衷。白居易、刘禹锡等人于大和、开成年间创作了一些“齐梁格”(又称“齐梁体”)的作品,旧题白居易撰《金针诗格》中有讨论“齐梁格”的内容,唐文宗开成年间省试诗更明确要求依“齐梁体格”。那么,他们在创作和理论探讨时明确标举的“齐梁体”或“齐梁格”诗到底有何诗体特征呢?与齐梁时期王融、谢朓、沈约等人提倡的“永明体”诗有何关系?时人对齐梁格诗的这种创作态度和诗体上的认识又有哪些诗学因素和其他缘由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7.1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