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毛亚楠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方圆》2021年第15期24-28,共5页Fangyuan Magazine
摘 要:是不是可以通过分析自杀者的微博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试着找到那些有自杀意念却还没有实施的人,及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帮助呢。就像现实中有人会将不能言说之事说给一个树洞听,在网络上,也藏着无数人隐秘的苦楚。2016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朱廷劭发现了网络上也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树洞”。当时他所在的计算网络心理实验室正在进行一项网络心理的研究,主要通过用户的网络行为去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变化,包括可能的自杀行为和自杀风险。一个叫“走饭”的微博用户引起了他的注意,在“走饭”微博的评论区里,聚集了数量庞大、危险程度不一的求死讯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