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缓刑适用实质条件具体化的实践考察与路径新探  被引量:1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包国为 

机构地区:[1]山东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出  处:《山东社会科学》2021年第8期181-186,共6页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基  金:2020年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应用理论研究课题“量刑建议精准化路径探究”;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专项“大学生法治观念养成研究”(项目编号:17CSZJ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我国《刑法》第72条规定的缓刑适用实质条件用语比较抽象和原则。实务样态显示,司法机关在探索缓刑适用实质条件具体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规范解释层面上,缓刑考察因素"单一",而非"综合",缓刑适用规则的可操作化路径不具有可行性;规范适用层面上,缓刑适用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解决缓刑适用实质条件具体化问题的路径是,以"特殊预防论"为理论基础,明确犯罪情节、悔罪表现和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涵义及其考察因素,制定科学的缓刑评估量表以代替缓刑适用规则。

关 键 词:缓刑实质条件 犯罪情节 悔罪表现 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缓刑评估量表 

分 类 号:D914[政治法律—刑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