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情节

作品数:627被引量:1095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潘家永陈兴良黎宏郭旨龙廖瑜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内江中院创新“四维关爱”模式 法治护苗 甜蜜成长
《关爱明天》2024年第7期41-41,共1页蔡静 张豪 张春燕 
“谢谢您,张法官。我本以为人生到头了,谢谢您给了我重生的机会。”晓宇(化名)在写给内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张宁的思想汇报中写下这样一句话。因犯抢劫罪,晓宇在一审时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十一个月。判决后他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期间,案...
关键词:社会危害程度 思想汇报 犯罪情节 刑事政策 抢劫罪 缓刑 三年 
醉驾案件不起诉裁量机制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
《法学家》2024年第3期61-73,192,共14页王志坚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刑事案件事实认定中的经验法则研究”(19BFX09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基于醉驾案件检察文书的实证研究发现,醉驾不起诉裁量并未很好地体现综合性考量。一方面检察机关并未考虑酒驾时段、驾车类型等必要因素;另一方面,从重处罚情节的裁量权重普遍大于从轻处罚情节。规范层面的“严罚化”导向以及制度层面...
关键词:醉驾案件 相对不起诉 综合裁量 犯罪情节轻微 
环评造假案中犯罪主体、虚假标准认定及从业禁止的适用
《人民司法》2024年第14期26-30,共5页吴胜 沈双武 崔芳 
【裁判要旨】买证、卖证、挂证者均属于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等职责的中介组织人员,是环评领域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刑事案件中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犯罪主体。人民法院在审理环评造假案时,对于虚假证明文件认定标准,可参照生态环境...
关键词:犯罪情节 虚假证明文件 从业禁止 刑事案件 环境影响评价 环评报告 犯罪主体 裁判要旨 
《刑法》第37条免予刑事处罚条款的刑事一体化解读被引量:2
《中国应用法学》2024年第2期162-172,共11页陈禹橦 
围绕《刑法》第37条免予刑事处罚条款,理论上存在该条款是否是独立的免除刑罚事由、该条款与《刑法》其他免除处罚规定的关系、“犯罪情节轻微”与“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关系等争议;实务中,司法机关独立、广泛使用《刑法》第37条免予刑...
关键词:犯罪情节轻微 免除刑罚事由 刑事一体化 出罪机制 
刑法上恶劣影响情节的经验考察与理论构建被引量:1
《法学研究》2024年第2期172-188,共17页郭旨龙 
行为是否造成恶劣影响,会影响定罪量刑和程序适用。恶劣影响情节的性质较为复杂,涵盖了负面信息传播、公共信用贬损、公共安宁扰乱和稳定秩序冲击等四种类型。对于恶劣影响情节的适用,可以通过保护法益理论和犯罪情节理论来予以规范和...
关键词:恶劣影响 犯罪情节 情节严重 保护法益 
“同一个瓶子里的两只蝎子” 奥本海默、海森伯与囚徒困境
《家族企业》2023年第10期10-13,共4页周鼎 
海森伯显然明白,自己会为德国服务,那么费米、奥本海默也可能会为美国服务。无论谁先制造出原子弹,战争都会变成一场更大的悲剧。假设有两个人,姑且称为张三和李四,被逮捕后处于监禁中。警察怀疑他们有重大犯罪情节,但苦于没有掌握确凿...
关键词:犯罪情节 奥本海默 不法行为 囚徒困境 审讯 确凿证据 监禁 海森伯 
浅析轻罪治理与刑事检察制度完善
《青海检察》2023年第5期61-64,共4页李燕业 
一、轻罪治理的概述轻罪是指犯罪人主观恶性不大,对社会危害性相对较小,犯罪情节轻微,处刑较轻的刑事违法行为。此类犯罪的范围理应包含罪名、主体、情节、处刑幅度等方面的综合考量,可以是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方面[1]。
关键词:主观恶性 轻罪 社会危害性 刑事检察制度 综合考量 刑事违法行为 处刑较轻 犯罪情节轻微 
低龄未成年人刑事责任条款的司法适用被引量:15
《法学》2023年第7期59-76,共18页刘仁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刑法的立体分析与关系刑法学研究”(项目编号:19AFX007)的研究成果。
《刑法修正案(十一)》有条件地将刑事责任年龄起点降低到十二周岁,如何妥当适用这一规定是当前司法实务中亟须解决的问题。为了平衡双向保护原则中社会保护和未成年人保护的关系,同时也为了使立法、司法保持逻辑自洽,采取“罪行+两个特...
关键词:低龄未成年人犯罪追诉 罪名范围 犯罪结果 犯罪情节 核准程序 
定罪免刑的适用现状与规范判断路径--以256份刑事判决书为实证分析被引量:2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52-62,70,共12页陈伟 高杭轩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XFX009);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0JZD021)的阶段性成果。
定罪免刑作为实现刑事责任的方式之一,在当前积极刑法观的时代背景下应当格外予以重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与刑法谦抑性的难以偏废,致使定罪免刑在司法实践的适用中并不鲜见,然而实证分析揭示出,定罪免刑的实践现状仍然存在着适用标准...
关键词:定罪免刑 免予刑事处罚 犯罪情节轻微 司法适用 
我国终身监禁情节重复评价问题研究
《荆楚学刊》2023年第3期83-87,96,共6页杨青青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贪贿犯罪终身监禁刑罚效果实证研究”(SJCX20_001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贪贿犯罪终身监禁刑罚效果实证研究”(3213052108D)。
我国终身监禁情节重复评价问题在于《解释》第4条第1款与第3款中从严情节的重复评价。重复评价的原因是第3款中“犯罪情节等情况”内容不明以及情节评价路径“先升后降”,解决路径是将“犯罪情节等情况”限定为从宽情节,以及借鉴域外终...
关键词:终身监禁 情节重复评价 评价路径 犯罪情节等情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