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永智 亓敬涛[1] 刘彬冰 田杨 史怀璋[1] Zhang Yongzhi;Qi Jingtao;Liu Binbing;Tian Yang;Shi Huaizhang(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rbin 150001,China)
机构地区:[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哈尔滨150001
出 处:《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21年第4期431-434,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Anatomy and Clinics
基 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ZD2018018)。
摘 要:目的:探讨应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椎动脉夹层动脉瘤(VAD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7月—2020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VADA患者11例,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42~74岁,均接受PED治疗。以O'Kelly-Marotta(OKM)分级法评价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时动脉瘤栓塞程度;通过观察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围手术期并发症,以评估PED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本组11例患者每例成功置入1枚PED,除1例小脑后下动脉缺如外,其余10例患者小脑后下动脉均被置入的PED覆盖且未发生闭塞。围手术期内未出现颅内缺血性及出血性并发症。术后即刻动脉瘤完全显影10例(OKM A级),瘤体不完全显影1例(OKM B级)。出院时mRS评分10例为0分,1例为1分。11例患者术后随访3~24(8.5±6.3)个月,随访过程中所有患者未出现并发症,末次随访mRS评分均为0分。2例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瘤体完全栓塞1例(OKM D级)、不完全显影1例(OKM C1级),小脑后下动脉均显影良好。结论:应用PED治疗VADA安全有效,但由于样本量少、超适应证应用,其推广应用尚需进一步验证。
分 类 号:R743.4[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6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