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梁锐烘 曾庆思[2] 刘琴[2] 许乙凯[1] 冯婕[1] Liang Ruihong;Zeng Qingsi;Liu Qin;Xu Yikai;Feng Jie(Medical Imaging Center,Nanfang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515,China;Department of Radiology,the First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120,China)
机构地区:[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影像中心,广州510515 [2]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510120
出 处:《中华放射学杂志》2021年第7期764-766,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Radiology
摘 要: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0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经病理证实的3例原发性纵隔绒毛膜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以探讨原发性纵隔绒毛膜癌的CT、PET/CT表现。结果显示,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15、25、25岁。3例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不同程度升高,分别为90977、113266、447014 IU/L。CT平扫均表现为右前上纵隔混杂密度肿块,病灶边缘周围为线状、条片状实性成分,中央为大片低密度影;增强扫描病灶表现为内部片状无强化低密度坏死区,周围边缘见多发斑片状中度-明显强化影包绕病灶生长,呈不均匀环状强化改变。3例均伴两肺多发球形转移瘤,增强扫描其强化方式与纵隔原发灶一致,呈边缘环状强化。1例接受PET/CT扫描,纵隔病灶呈环状异常放射性浓聚,标准摄取值最大值为8.4。原发性纵隔绒毛膜癌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其CT及PET/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准确诊断。
关 键 词:纵隔肿瘤 绒毛膜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