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家俊
机构地区:[1]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234 [2]宁夏社会科学院期刊中心,宁夏银川750021
出 处:《东岳论丛》2021年第7期112-120,共9页DongYue Tribune
基 金:宁夏回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19NXBKS01)阶段性成果;宁夏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
摘 要:资本主义世界普遍交往开启并主导的西方现代性是现代人生存的事实状态。现代理性、资本分别是资本主义形构现代社会的核心观念和物质力量。西方现代性的历史性生成、全球化扩张造成的人类生存共同体化趋势,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缘起语境。西方现代性因现代理性、资本逻辑形成的"主体意识背后的工具理性"和"公共生活内置的利己主义"两大抵牾,导致了现代人"无根性""分裂性"的物化存在,成为"单向度的人",人类生存共同体在资本主义的现代性语境中被虚无化。面对西方现代性造成的现代人之生存危机,西方学界选择了补救性质的文化方案;基于历史批判,马克思将西方现代性批判主题推向制高点,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性重构的基础上,给出了人类社会通向"真正共同体"科学社会主义性质的现代性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现代性方案的当代实践,在价值原则和科学内涵上全面超越西方现代性,是化解西方现代性危机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