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程鹏[1] 霍星星[1] 欧阳劲光 章小平[1] 查安生[1] 邹晓华[1]
机构地区:[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230031
出 处:《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1年第7期863-866,共4页Modern Intervention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Gastroenterolog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03938);安徽中医药大学科研项目(2019zryb17)。
摘 要: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7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对CAG患者的基本情况、辨证分型以及电子胃镜的结果和病理结论进行分析统计,以Logistic回归分析的手段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与性别、年龄段及病理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结果中医证候分布为肝胃不和证为27.90%、脾胃虚弱证43.84%、脾胃虚寒证患者为7.97%、胃阴不足证患者为3.99%、胃络瘀阻证患者为16.30%,其中脾胃虚弱证所占比例最高,胃阴不足证所占比例最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上皮内瘤变患者为77例(27.90%),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为132例(47.83%),慢性萎缩性胃炎不伴上皮内瘤变或肠上皮化生患者为67例(24.27%),不同中医证候的患者在性别、年龄段及病理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龄段及病理类型均为影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侯证分布相关因素。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主要以脾胃虚弱证为主,中医证型的分布受性别、年龄段及病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