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清平 Liu Qingping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上海200433 [2]武汉传媒学院人文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出 处:《复印报刊资料(外国哲学)》2021年第8期72-84,共13页FOREIGN PHILOSOPHY
摘 要:认知维度上的确定性是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生涯中始终关注的焦点之一。他在前期《逻辑哲学论》里把确定性归结为“逻辑必然性”,在后期《哲学研究》里却凭借“家族相似”的理念彰显不确定性,在晚年的《论确定性》里又试图从“生活形式”以及实践行为中寻找确定性的根基,相关见解经历了复杂曲折而颇有意义的演变发展,但最终还是没能走出这座理论迷宫。只有将确定性与人们的认知需要和非认知需要关联起来,我们才能结合现实生活的价值内容,揭开这道难题的谜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