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党超[2] 卢洁[3] 宋海庆[3] 吴波 余剑[2] 曾进胜[5] 谢鹏[6] 于生元[7]
机构地区:[1]不详 [2]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4]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5]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广州510080 [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400016 [7]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内科医学部,北京100853
出 处:《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21年第6期324-335,共12页Chines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
基 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7YFC1307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81571107,81771137,81971103);广东省科技厅省科技创新科技专项资金(编号:2019A030317006);广州市科技局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编号:202007030010)。
摘 要:脑梗死急性期以血管再通为核心的各种治疗措施,主要是挽救梗死灶周围因缺血性损伤而发生功能异常、但尚未死亡的神经细胞,使其恢复正常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梗死灶周围这种仍有救治机会的神经组织,一般被认为属于“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缺血半暗带已成为急性脑梗死的关注焦点,其临床评估和治疗受到血管神经病学和相关学科医生的高度重视。
关 键 词:急性脑梗死 临床评估 缺血半暗带 缺血性损伤 血管再通 神经功能恢复 血管神经病学 脑梗死急性期
分 类 号:R743[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