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江伟 WANG Jiangwei
机构地区:[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伦理学研究》2021年第4期54-59,共6页Studies in Ethics
基 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8ZXC010);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一批人文社科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YWF-21-BJ-W-135)。
摘 要:“如何与陌生人交往”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虽非核心问题,但并未被完全忽略,对它的回应主要体现为常识道德中的“好人”观念。“好人”指向的是不具有任何特殊义务关系的陌生人之间交往的伦理状态,其精义不在于“老吾老”“幼吾幼”,而在于“及人之老”“及人之幼”,其间“推己及人”的过程正是“好人”成为“好人”的关键。在私人交往、职业交往与公民交往尚未获得明确区分的情况下,“好人”观念构成了对陌生人交往一种总体性的伦理指导。它与“好心”“好事”“好报”等共同构成了一个自相融洽的观念群,从而使自身得到道义论和功利论的双重支撑,在总体上提供了对“陌生人问题”的一种可能回应。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