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嘉阳[1]
机构地区:[1]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116600
出 处:《中国实用医药》2021年第25期96-98,共3页China Pract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微创角膜小切口人工晶体单襻悬吊术治疗晶状体半脱位或后囊膜破裂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20眼)因不同原因晶状体半脱位或后囊膜破裂的患者,均采用微创角膜小切口人工晶体单襻悬吊术治疗。统计术中情况及并发症发性情况、角膜水肿情况、术后眼内晶体(IOL)位置,对比手术前后视力、眼压。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没有出现晶状体残核/皮质掉入玻璃体腔;没有严重并发症出现。术后仅1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瞳孔略变形,但位置居中,未见视力有所影响,未予治疗。所有患者人工晶体均为一期植入。术后患眼平均最佳矫正视力(BCVA)(0.37±0.34)(LogMAR视力)优于术前的(1.04±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平均眼压(15.35±3.33)mm Hg(1 mm Hg=0.133 kPa)明显低于术前的(18.35±2.78)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均有不同程度的角膜水肿,大部分在术后3~7 d后逐渐好转,随访末期无角膜严重水肿及角膜内皮失代偿者。充分散瞳后可见IOL光学中心部均位于瞳孔中央,无下沉、偏移、翻转等;无虹膜夹持出现,未见悬吊线外露及局部排斥反应出现。结论经微创角膜小切口人工晶状体单襻悬吊固定术治疗因不同原因晶状体半脱位或后囊膜破裂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视觉恢复,且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 键 词:晶状体半脱位 后囊膜破裂 微创角膜小切口人工晶状体单襻悬吊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6.18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