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谢永康 Xie Yongkang
出 处:《哲学研究》2021年第7期119-128,共10页Philosophical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攻关项目“阿多诺哲学文献的翻译与研究”(编号20&ZD03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与海德格尔的黑格尔阐释不同,阿多诺对黑格尔的经验概念做了一种颇具马克思主义哲学倾向的解读。阿多诺坚持黑格尔的内在批判方法,着眼于黑格尔哲学本身的核心关切,即同一性诉求,并将这个诉求落实到经验概念之上。黑格尔的经验首先是一个认识论概念,其目的在于展开并最终否定所有有限意识的形态,以真正克服怀疑主义。但这一概念的基础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阿多诺认为,黑格尔并未完全意识到,其绝对精神实质上乃是社会劳动的哲学表达,而这本身凸显出了黑格尔哲学的意识形态性。黑格尔的精神承接了德国古典哲学中对纯粹自发性的强调,而这源自纯粹劳动对质料的合乎逻辑的清除,这已经隐含在资产阶级主体的产生过程之中,并在《精神现象学》的"主奴辩证法"以及《启蒙辩证法》中呈现出来。意识形态作为必然的虚假意识,与实在的经验保持着客观联系。所以,在阿多诺看来,黑格尔哲学既是绝对的唯心主义,同时也有其唯物主义的维度,既是同一性的形而上学,也是非同一的辩证法。这样,阿多诺就为我们展开了一个非同一的黑格尔哲学形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