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贺光云 侯雪[1] 闫志农[2] 周熙[2] 韩梅[1] 邱世婷[1] 李莹 罗苹[1] 覃蜀迪 HE Guangyun;HOU Xue
机构地区:[1]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成都),成都610066 [2]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成都610041
出 处:《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21年第5期63-68,共6页Quality and Safety of Agro-Products
基 金:四川省农业科学院2021年现代农业学科推进建设工程项目(2021XKJS079);2021年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项目(GJFP2020001)。
摘 要:茶叶的品质由其内含物质所决定,而茶叶的生化成分和滋味品质与茶树的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茶叶品质存在区域特征。本研究以四川省雅安、宜宾和绵阳3个产区绿茶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进行产地溯源研究。利用MarkerView 1.3.1和SIMCA 14.1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与判别分析(PCA-DA)及双向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2PLS-DA),对不同产区绿茶构建分类模型,O2PLS-DA模型分类效果最佳,R^(2)X(cum)=0.958,R^(2)Y(cum)=0.923,Q^(2)(cum)=0.912,并通过置换检验(permutation test)对模型良好的预测能力进行了评价。通过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分析和t检验,初步筛选出50个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化合物(VIP>1,p<0.01)。该研究建立的分类模型为茶叶的产地溯源和质量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关 键 词:绿茶 产地溯源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 化学成分 多元统计分析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