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耿强[1] GENG Qiang
机构地区:[1]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
出 处:《东方翻译》2021年第4期98-103,共6页East Journal of Transla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中的隐形翻译话语研究”(项目号:20BYY028)阶段性成果。
摘 要:引言自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20世纪的中国几乎每隔30年便兴起一轮翻译活动的高潮,留下有关翻译的种种"描述、分析、研究和评价"(廖七一,2020a:6),累积形成了一个有关"翻译的产品、行为者、事件和范畴"(耿强,2020:88)的庞大的话语沉积层。对之进行文本考古,根据编年或主题编纂由相关历史文本组成的文集,此类整理工作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不同时期名为《翻译论集》的论文集有三种(黄嘉德,1940;刘靖之,1981;罗新璋,1984),此外还有《翻译的艺术》(梁实秋等,1970)、《翻译研究论文集》(《翻译通讯》编辑部,1984a;1984b)、《当代文学翻译百家谈》(王寿兰,1989)和《中国译学理论史稿》(陈福康,1992)等作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