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释法自有别 “两可”注释更精彩——《短歌行》中“当”字的不当释义探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柳振华 

机构地区:[1]江苏省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

出  处:《语文教学研究》2021年第9期55-57,共3页

摘  要:曹操《短歌行》的首句“对酒当歌”的“当”,教材释为“面对着”,可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毋吾以也”和《齐桓晋文之事》中的“为长者折枝”的释义却采用了“两可法”。教材这样注释明显存在着诗与文在文体上解读颠倒的混淆性,存在着很大的文体解读遮蔽性,无疑会导致学生对诗文文体解读特性的曲解。本文通过典型示例,析辩诗与文在文体注释上应有的区别,突出“两可法”在诗歌释义方面所具有的多样审美意蕴。

关 键 词:诗歌注释 文章注释 两可法 审美意蕴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