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哪里?——张志扬对“天人合一”结构的拆解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程平源[1]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南京210046

出  处:《关东学刊》2021年第2期26-35,共10页

摘  要:个体在虚无、孤独、荒谬、断裂、苦痛、有限、罪性之中,面对生命的属己存在,“在横逆面前承担自己的罪责以便挺身为一自由人”。张志扬的哲学言述昭示着个体要在言说中寻回自身的本位。因为这样的问题意识,面对人在文化中的处境,张志扬追问“个人的真实性及其限度”,展开了对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清理。本文通过对张志扬哲学著述的评注,从四个方面展示张志扬对儒家“天人合一”结构拆解的论证。论证一指出了人的有限性,有限的人上升为无限从而“天人合一”是一种僭越;论证二指出这种僭越的结果就是“理想罪”,因为有限的人达不到普遍真理,所以“伪”“讳”就是“天人合一”结构的伴随物;论证三辨析了儒家语式建立在自明性的类比上,是独断的权力话语造就了人的经验定式;论述四借助意识现象学还原,在政治哲学和社会伦理层面,清理了君臣父子与三纲五常的类比推论式的建构逻辑。

关 键 词:张志扬 个体性 天人合一 类归属 理想罪 

分 类 号:B26[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