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吉丽
机构地区:[1]天津市红桥区口腔医院,300130
出 处:《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年第19期3403-3405,共3页The Journal of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摘 要:目的:探讨排龈技术结合制备洞缘斜面对楔状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1月于我院就诊的龈下楔状缺损患者90例(患牙200颗),随机分为A、B、C、D组。A组:行常规牙颈部表面清洁制备;B组:排龈术处理牙龈,并行常规牙体表面清洁制备;C组:在楔缺牙体洞缘的龈壁及切■壁上分别制备洞缘斜面;D组:在楔缺牙体洞缘的龈壁及切■壁上分别制备洞缘斜面并配合排龈术处理牙龈。四组均采用改良自酸蚀粘接技术,3M Z350纳米树脂分层充填。结果:充填后6个月复查:牙周组织炎症、充填物脱落、树脂与牙齿相延续处颜色改变三个方面,A组、B组、C组、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C组未用排龈线,充填物悬突的比率显著高于B、D组(P<0.05)。充填后12个月复查:A组、C组在牙周组织炎症、充填物悬突的比率显著高于B、D组(P<0.05);A组充填物脱落率显著高于B组、C组、D组(P<0.05);A组、B组在树脂与牙齿相延续处颜色改变显著高于C、D组(P<0.05)。树脂充填治疗后、充填后6个月、充填后12个月,B组、D组牙齿冷诊无敏感性比率显著高于A组、C组(P<0.05)。结论:使用排龈技术结合制备洞缘斜面能显著提高楔状缺损的治疗效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7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