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丽清[1] 朱一博 Zheng Liqing;Zhu Yibo
机构地区:[1]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 处:《海峡法学》2021年第3期56-66,共11页Cross-Strait Legal Science
基 金: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危难救助的民法困境及其应对研究”(项目编号:16BFX1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在危难救助中,受助人的补偿是对救助人遭受损失的一项重要权益保障。在司法实践中,关于请求权基础、补偿范围以及补偿后受助人的追偿权等问题存在分歧,与此相对应的是理论界对于受助人补偿性质认定的争议。而单一学说并不能涵盖所有情形,性质的认定还需类型化分析:不存在侵权人的情形,受助人承担直接的终局责任,将其定性为一种独立之债。存在侵权人的情形,受助人存在过错的,构成独立之债;受助人对危难发生无过错的,若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受助人补偿的,构成自然之债。否则,为受助人代替承担,符合补充责任的构成要件。自然之债下受助人的补偿不受数额限制;补偿责任下受助人享有追偿权;独立之债下受助人承担终局的补偿责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