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清

作品数:49被引量:8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救助义务纳税担保危难救助培训合同法律性质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内蒙古煤炭经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见义勇为制度立法:从中国传统到近代之衍变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20-129,共10页郑丽清 李正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算法风险侵权责任研究”(23BFX030);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事裁判融入研究”(FJ2022B100);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社会转型期旁观者冷漠的发生及应对机制研究”(FJJKCG15-189)。
中国传统社会深受儒家仁爱思想的影响,因此,见义勇为制度在古代法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主要体现为严惩见义不为、保护见义勇为者在防卫行为中的免责,并奖励见义勇为行为。随着清末民初的社会变革和西方法律思想的传入,立法者逐渐在“民...
关键词:见义勇为 无因管理 责任豁免 立法演变 
论受救助者失信行为的法律规制被引量: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86-92,共7页郑丽清 李荻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危难救助的民法困境及其应对研究”(16BFX155)
自彭宇案后,“扶人被讹”引发的争议经久不衰,至今仍可得见。《民法典》第184条的颁行给予救助者更大的自由和保障,针对此问题却没有太大的缓解,救助者仍然面临救助被讹的困境。深入分析导致此类失信行为出现的原因,除了对失信人惩戒不...
关键词:危难救助 失信 法律规制 社会保障 
民法典法定救助义务条款的理解迷雾与消弭被引量:1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84-91,共8页郑丽清 郑杰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FX15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05条首次在民事立法中明确了法定救助义务,然而由于规则的不完整性,法定救助义务范围出现纷杂的解读。究其根源主要在于对法定救助义务的内涵认识不一。实际上,法定义务并不局限于制定法上的规定,非制定法...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法定义务 救助义务 合理信赖关系 
危难救助义务的理论支撑——基于社会学的视角被引量:1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72-80,共9页郑丽清 郑杰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危难救助的民法困境及其应对研究”(16BFX155)
科技的进步加剧了社会风险的发生,生存危险的抵御必须依靠社会成员在危难中的相互救助。分担社会风险,强化危难救助的法律义务是对个人安全保障的有效途径。生存是人类发展的基本需求,个体间的差异让社会协作成了人类彼此间维系生存的纽...
关键词:风险分担 社会协作 弱者保护 危难救助义务 法律化 
危难救助中受助人的补偿责任研究被引量:1
《海峡法学》2021年第3期56-66,共11页郑丽清 朱一博 
201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危难救助的民法困境及其应对研究”(项目编号:16BFX1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危难救助中,受助人的补偿是对救助人遭受损失的一项重要权益保障。在司法实践中,关于请求权基础、补偿范围以及补偿后受助人的追偿权等问题存在分歧,与此相对应的是理论界对于受助人补偿性质认定的争议。而单一学说并不能涵盖所有情形...
关键词:危难救助 受助人补偿 补充责任 独立之债 自然之债 
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网络法治的若干重要论述被引量:1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年第5期47-50,104,共5页郑丽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危难救助的民法困境及其应对研究”(项目批准号:16BFX155);福建省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海外访问学者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Z0210553)的阶段性成果
网信事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深刻阐述了网络治理法治化的地位作用、职责使命和实践要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具有历史担当和时代特色的网络法治思想,既丰富...
关键词:网络意识形态 政权安全 网络治理 
危难救助的宪法基础被引量:1
《海峡法学》2018年第2期45-51,共7页郑丽清 尹夏蕾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危难救助的民法困境及其应对研究"(项目编号:16BFX15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现实生活中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急难事件时有发生,路人拔刀相助本来是中国传统美德,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报道的见死不救事件,让人深感本来完全依靠传统道德支撑的扶危救难行为变得稀缺,法律强制成为必要。剖析宪法中关于平等权、人身权...
关键词:危难救助 平等权 生命健康权 构建和谐社会 人类命运共同体 
被救助者讹诈行为的法律规制途径探析——以“扶老人被讹”为视角被引量:3
《行政与法》2016年第9期47-56,共10页郑丽清 俞煌霞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危难救助义务及救助人权益保障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4YJC820082
近年来,"扶老人被讹"的事件在全国时有发生。被救助者的讹诈行为违背了基本道德要求,急需法律的规制。而选择何种规制途径,学界存在不同观点。被救助者讹诈现象频现的关键在于实践中对讹诈者惩治不力。严惩被救助者的讹诈行为,需要借助...
关键词:被救助者 讹诈行为 民事侵权赔偿 刑事制裁 行政处罚 
危难救助者民事责任豁免研究——以美国《好撒玛利亚人法》为视角被引量:9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40-48,共9页郑丽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危难救助义务及救助人权益保障研究"(项目编号:2014YJC820082)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风险社会的出现及其程度的不断加深,危难救助所彰显的解危济困功能日益凸显。然而,我们时常会听到"好心没好报""吃力不讨好"等不和谐的声音,救助者因救助致损反被诉索赔的事件时有发生,现有法律的保障不力,严重打击了公...
关键词:危难救助 责任豁免 《好撒玛利亚人法》 
无因管理制度的溯源与继受被引量:1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88-92,共5页郑丽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危难救助义务及救助人权益保障研究"资助(编号:2014YJC820082)
无因管理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肇端于罗马法。对无因管理的概念重新进行厘定,通过梳理无因管理制度自罗马法以来的发展轨迹,可以发现:在拉丁语系国家、欧洲大陆国家、英美法系国家中,无因管理制度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继受和发展。管理他人...
关键词:罗马法 无因管理 准契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