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断、识象与阐释:先秦占梦书写的三重维度  

Divination,Symbolization,and Interpretation:Three Dimensions of Oneiromancy Writing in the Pre-Qin Period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林甸甸[1] Lin Diandian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  处:《文学评论》2021年第5期174-182,共9页Literary Revie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天地知识与商周文献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5CZW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先秦占梦书写兼备占断、识象与阐释的多重维度,从中化生出多种书写形态。殷商占梦活动具有偶然性和自发性,往往起于商王对梦的畏惧,由商王及贞人进行甲骨占卜,得出吉凶二元的占断结论。西周时期,梦象被符号化,"占断"逐渐被"识象"取代。春秋以后,大量职业占梦者服务于上层贵族,通过辨识梦象进行占梦并提出对策,此外还负责编纂和保藏"占梦书"这类职业文献。与此同时,一些贵族卿士也利用其历史知识及道德思辩介入占梦活动。这一群体的政治身份与话语优势,使其在史传占梦叙事中成为更受关注的主体,并为占梦书写提供了更多阐释空间。

关 键 词:占梦 占梦书 历史叙事 识象 阐释 

分 类 号:B992.2[哲学宗教—宗教学] K22[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