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丹 Li Dan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文艺研究》2021年第9期85-96,共12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江苏省第5期“333工程”科研项目“解放区文艺的‘华北根性’研究(1937—1942)”(批准号:BRA2019259)成果。
摘 要: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与民间秘密社会发生关联的作家应不在少数,赵树理便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赵树理深刻地认识到秘密社会是"民间"的重要存在方式,对秘密社会的深刻了解,极大地影响了他的文学立场和文学选择,而他的独特性、其作品的大放光芒,也与这种深切把握直接相关。赵树理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笃信文艺即日常生活,文艺之改造就是生活方式之改造。这种认知使他既不能彻底抛弃"老中国",也无法离开深受"老中国"熏染的普通民众。于是,赵树理坚定地以充满"古代性"的方式进行文艺创作,并与那些留在"老中国"的父老乡亲站在一起,且始终不放弃拼合"老"与"新"的尝试。如果说"救救孩子"是鲁迅留下的宝贵遗产,那么"救救父兄"则是赵树理留下的宝贵遗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5.12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