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的测量学基础知识(二)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出  处:《中国考试》2021年第10期42-42,共1页journal of China Examinations

摘  要: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IRT)的基本思想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末和40年代初。美国心理测量学家洛德(Lord)于1952年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项目反应模型,即双参数正态卵形模型,标志着IRT的正式诞生。1957年和1958年,美国数理统计学家伯恩鲍姆(Birnbaum)用数学上更容易处理的逻辑斯蒂曲线取代了Lord的正态卵形曲线。丹麦数学家和统计学家拉什(Rasch)在1960年提出著名的单参数模型——Rasch模型,之后他的学生Wright将Rasch模型应用推广,推动IRT在发展方向上走出了另外一条路。20世纪七八十年代,项目反应理论迅猛发展,组卷、项目功能差异(DIF)、标定、等值、标准设定和测验计分、自适应考试等越来越离不开IRT。

关 键 词:RASCH模型 项目反应理论 逻辑斯蒂曲线 博士论文 数理统计学 统计学家 卵形曲线 思想起源 

分 类 号:G40-058.1[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