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茶科学”  

Tea Sciences Told by Ancient Poet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田恬 戴名玹 李辉[3] 

机构地区:[1]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中国上海 [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中国上海 [3]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上海

出  处:《大学科普》2021年第3期49-53,共5页Science Popularization in University

摘  要:科学史研究中,普遍认为中国古代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如果严格地界定,或许这个论断并没有错,但是如果因此认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滞后,则可能大错特错了。科学的发展是为了追寻自然的真相,是文明积累的一个表现。而追寻自然的真相,并非只有科学一条途径。文明的积累形式也并非只有科学一个层面,《茶道经译注》中总结了关于认知自然发展生产力方面的中华文明积累的形式,分成四个层面:道(哲学)、法(科学)、术(技术)、器(器物)。中国古代积累的器物不可谓不精美,手工业、农业、医药、建筑、军事、艺术等等技术也是数不胜数。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的发展更为令人赞叹,两千多年前百家争鸣就奠定了中国古典哲学的所有框架。但是中国文化中过于追求终极的“道”,而相对忽视作为中间途径的“法”,往往从现象和技术中直接提升出了最简规律的“道”的哲学,而不去详细解析科学原理。这是让人误以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的原因。甚至因为“道”的哲学并不是从科学中推理出来的,还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并不存在真正的哲学。

关 键 词:中国古典哲学 古诗词 科学原理 详细解析 科学史研究 科学的发展 认知自然 发展滞后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