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赓[1]
出 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127-128,共2页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摘 要:流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与基础。自古以来,人类文明就发端于水!中国的长江和黄河、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巴比伦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埃及的尼罗河、古希腊的爱琴海等,无一例外都是水文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傅晓华教授针对中国流域治理问题,结合湘江流域考察实践从水权交接的“行政权威”和生态补偿的“市场效率”提出水权交接理论,撰写了《流域水资源行政交接治理机制及实践——兼论流域环境治理与生态补偿》一书,由湖南科技出版社梓印刊行。该书作为湖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湘江水资源行政交接治理模式研究”的结题成果与湖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智库课题“湘江流域水权交易法律制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既是一部以生态正义视角考察流域治理的理论作品,也是一部立足于湖南“一湖四水,绿色优先”绿色发展战略和生态安全的实践著作,还是一部能够为全国流域治理提供决策依据的力作,确具较强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指导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