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潇
机构地区:[1]岭南师范学院
出 处:《江海学刊》2021年第5期32-40,共9页Jianghai Academic Journal
摘 要:货币拜物教,是商品交易价值原则的幻象表达,具有以抽象等价思维方式颠覆正常价值关系的销蚀作用。马克思曾深刻揭示和批判了它给审美活动带来的多重弊害:货币拜物教病态的价值取向扭曲审美的主客体关系,价值逻辑错构消解审美的主体性张力,“金钱僭位”偷换审美赖以维系的主体生活目的。这些确凿的理论事实以往人们关注不够。今天,面对货币拜物教幽灵依然为害精神文化生活的问题,重温和梳理马克思这方面的论述,用以澄明某些思想困惑,厘正价值关系,引领美好生活,不乏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分 类 号:B933[哲学宗教—宗教学] F014.3[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0